合金納米結構因其有益的“協(xié)同效應”和低成本而在熱催化和電化學催化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了解合金納米結構,包括相、界面和化學成分,是將它們用作高效電催化劑的先決條件。
基于此,天津大學羅浪里教授和董澤健博士(共同通訊作者)等人報道了使用碳負載的CuAu納米顆粒(CuAu NPs)作為模型催化劑來展示相分離引起的CO2還原反應(CO2RR)電化學性能的變化。在文中,作者使用負載在石墨烯(Gr)和CNT上的CuAu納米顆粒作為模型電催化劑來評估CuAu的相分離對其CO2RR催化性能的影響。在熱退火條件下,Cu原子與CuAu納米顆粒分離形成CuOx,這是由Cu的表面氧化驅動的,分別導致CuAu/CNT和CuAu/Gr的選擇性向CO變化的逆轉趨勢。通過詳細的結構和化學分析,揭示了在中等相分離過程中分離的CuOx和CuAu納米顆粒之間的密切接觸可以促進CO的產(chǎn)生,而CuOx和Au的完全空間分離會導致較差的CO產(chǎn)生。這些結果為電化學還原CO2的多元素納米結構相的微調(diào)提供了見解。Oxidation-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of carbon-supported CuAu nanoparticles for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. Nano Res., 2022, DOI: 10.1007/s12274-022-4935-9.https://doi.org/10.1007/s12274-022-4935-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