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推送是近期發(fā)表在JACS上的研究進展,題為:Single-Molecule Activ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Mechanically Triggered Palladium?Carbene Bond Dissociation。在本次研究中,作者合成了帶有卡賓配體的C-Pd鍵聚合物,并對其機械力導致的C-Pd鍵解離的力化學以及機理進行了表征研究。本文的通訊作者是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的Stephen L. Craig和Katherine J. Franz。
力化學與經(jīng)典的化學反應最大的區(qū)別在于,經(jīng)典化學反應大部分是通過熱提供反應所需活化能,誘導相關共價鍵的斷裂。而力化學則是向目標分子施加力作用引發(fā)共價鍵斷裂,進而引發(fā)反應。近幾年來,力化學在過渡金屬絡合物領域也有相應的進展(圖 1),例如Sijbesma課題組利用雙氮雜環(huán)卡賓配體(NHC)絡合的Ru催化劑,在力作用下,釋放一分子NHC配體,激活Ru催化劑實現(xiàn)復分解反應;或者利用NHC絡合的Ag配合物,在超聲作用下,激活C-Ag鍵斷裂,實現(xiàn)Ag催化劑的釋放,誘導Ag催化的酯交換反應。此外,Binder課題組在Cu-NHC絡合物的力化學也有相應的報道。但是,對于NHC絡合的金屬絡合物而言,目前,其相應的力化學在定量表征上還沒有詳細的研究,其反應機理也缺乏相應的深入理解。因此,在本次工作中,作者利用C-Pd絡合物,對相應的力化學進行了定量的表征研究。
圖1. 前人的力化學研究與合成設計
作者的策略是使用原子力顯微鏡的單分子力譜作為表征手段,研究C-Pd的力化學斷裂機理。他們的策略是將C-Pd鍵并入聚合物主鏈中,從而使配體的解離釋放出儲存的長度,但又能保留聚合物主鏈的完整性。同時,在對其施加力時,由于C-Pd鍵的斷裂釋放出了儲存長度,在力譜上會出現(xiàn)特征的平臺期,借助這一思路,作者展開了相應的研究。
首先是合成部分(圖 1),作者合成了帶有3配位的Pincer型大環(huán)烯烴配體Pd絡合物,該配體的特征是帶有兩個NHC單元和一個吡啶單元。隨后,該絡合物與兩種大環(huán)烯烴單體開環(huán)易位混聚,制備了兩種不同單體比例的烯烴聚合物P1和P2。其中,環(huán)辛烯環(huán)氧單體(3)的引入是為了提高聚合物與AFM懸臂尖端粘合的強度。
首先,作者探究的問題是力化學反應是否只涉及單個配體解離,即圖1聚合物中的Pd配合物結構在力的作用下發(fā)生配位鍵斷裂時,是只有一個C-Pd鍵斷裂,還是兩個C-Pd鍵中的一個和N-Pd鍵均斷裂(圖 2)。由于C-Pd鍵比吡啶絡合的N-Pd鍵強,因此,作者認為斷裂C-Pd鍵后,N-Pd鍵也會緊隨斷裂,而不是停在只有一個NHC配體解離的程度。理論計算表明,如果只斷裂C-Pd鍵,聚合物會延伸4%長度,若N-Pd鍵也發(fā)生斷裂,那么聚合物延伸7%。實驗測得數(shù)據(jù)是延伸7%,因此這一結果支持N-Pd鍵也發(fā)生了斷裂。
圖2. 理論計算與動力學控制
其次,單分子力譜表明,實驗測得的力化學性質是動力學控制的,不是熱力學控制的(圖 3)。這是因為,作者發(fā)現(xiàn),聚合物在拉伸前后,其儲存長度的釋放不是可逆的,并存在明顯的遲滯現(xiàn)象。因此,由這一實驗觀察,作者判斷,單分子力譜可以用來研究力化學的動力學和決速步(NHC配體解離)的過渡態(tài)。
隨后,作者通過單分子力譜得到了C-Pd解離速率和力的函數(shù)關系(圖3,d),得出大小為50 s-1單分子速率常數(shù)需要 930 ± 55 pN的力來實現(xiàn)。
最后,作者發(fā)現(xiàn),力條件下的配體交換機理與一般的絡合物配體交換機理是不同的。熱條件下,一般的Pd(II)配體交換機理是締合機理,即新的配體先結合在Pd原子上,隨后發(fā)生NHC的離去;而在力化學條件下這一過程是解離機理——NHC先解離,新的配體再發(fā)生結合。
圖3. 速率常數(shù)與力的關系
綜上所述,作者使用了單分子力譜為表征手段,研究了Pincer型配體Pd絡合物在聚合物主鏈上的力化學解離現(xiàn)象。該機理與經(jīng)典的Pd(II)配體交換機理不同,并不是締合機理,而是直接解離的機理。
作者:TZY 審校:WS
DOI: 10.1021/jacs.0c13219
Link: doi.org/10.1021/jacs.0c132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