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基化的環(huán)戊二烯基配體,尤其是五甲基環(huán)戊二烯基(Cp *),常被用做過渡金屬配合物的η5–π鍵合的配體。Cp *和類似Cp *的配體與d6軌道電子低旋的金屬離子RhIII和IrIII可以形成高度穩(wěn)定的配合物。這樣的配合物有廣泛的用途,可以做催化劑或/和抗癌藥物的活性成分。通常,我們認為半夾心的配合結構的抗癌中心是金屬離子本身,用水替換掉初始的氯化物可以促進其與目標生物分子的結合,但在生物學條件下涉及Cpx配體的直接反應尚待研究。
一般而言,碳氫化合物的碳氫鍵非常穩(wěn)定,難以活化,雖然目前有鉑族金屬的電子效應能促進碳-氫鍵的活化。但是,已知的Cpx活化反應的條件很嚴苛,反應速度也慢,有的活化反應需長達三天。
在這個研究里,作者發(fā)現某些有機金屬RhIII半夾心結構抗癌復合物中的CpxC–H質子,可在一定有機物如聯(lián)吡啶,二甲基聯(lián)吡啶催化下進行快速連續(xù)氘化。DFT計算表明這種機制涉及通過Rh-羥基過氧化物絡合物提取Cp *質子,然后依次進行H / D交換,Cp *環(huán)的行為類似于動態(tài)分子“扭曲”。計算結果表明N,N0螯合配體的pp軌道在穩(wěn)定去質子化的Cpx配體中的關鍵作用,以及RhI富烯中間體的可及性。
在溫和的水環(huán)境中很難激活碳氫化合物中的C-H鍵,但作者發(fā)現這對于某些RhⅢ環(huán)戊二烯基配合物是比較容易實現的。因此,作者合成了十二種配合物(如下圖)以研究這類化合物的性質。
作者將氯化絡合物1和氯化絡合物3–10溶于在60%甲醇-d4和40%重水的溶液中(1.4mM,310K)與AgNO3反應生成水加合物,再進行核磁共振1H譜圖分析,但是并沒有觀察到絡合物中甲基質子相對應的共振尖銳單峰。為了鑒定產生的物質,作者在72小時后記錄每個產物的FT-ICR質譜,發(fā)現這是絡合物1和3-10中Cpx被氘化導致的。因此這些配合物的環(huán)戊二烯配體在溫和的條件下就容易發(fā)生氘化。同時,作者沒有觀察到絡合物2和絡合物11的氘化。
為進一步探明氯化絡合物氘化發(fā)生的條件,作者利用核磁共振1H譜圖分析觀察到峰強度逐漸降低,并且Cpx甲基1H峰分裂和展寬,因此氘化是通過氘從D1到D15順序替換甲基質子而發(fā)生的,是完全氘化,作者也由此發(fā)現了銠-水加合物的形成對氘化至關重要。
為深入了解化合物IrIIIbpy和RhIIIen之間和非活性銠(Ⅲ)en或銥(Ⅲ)bpy絡合物之間的氘化機理和行為差異,作者采用DFT計算揭示了在配位Cpx環(huán)中,在bpy或phen的存在下,策略性放置的Rh-OD基團在從配位Cpx環(huán)中提取質子中的作用。這些配體有助于穩(wěn)定脫質子的Cpx-H二價陰離子。Cpx環(huán)的行為就像一個“分子捻線器”,它在繞Cpx-Rh和ring-CH3軸旋轉幾乎沒有阻礙,這也保證了絡合物的快速連續(xù)氘化。
密度泛函理論(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, DFT)計算也預測了Cpx2-配體通過電子的轉移Rh(Ⅰ)-fulvene來形成的中間體的可能性。谷胱甘肽或N-甲基馬來酰亞胺不能和外環(huán)的C=CH2反應生成加成產物。然而,捕獲Rh(Ⅰ)-fulvene中間體在天然共軛二烯的Diels-Alder[4+2]-環(huán)加成反應中是非常容易進行的。
綜上所述,作者合成了十二種RhⅢ環(huán)戊二烯基配合物并研究了這些化合物的性質,找到Cpx被氘化是這些配合物合物中的C-H鍵易被激活的原因,發(fā)現在溫和條件下水溶液中與金屬鍵合的富烯的Diels-Alder反應是前所未有的。這個研究還為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帶來了答案,所發(fā)現的新穎的作用機理也新概念引入有機金屬Cp *抗癌復合物的設計中,為新型抗癌藥物的研發(fā)提供了新方法。
作者:WYD、ZCF、ZHY、ZSH
原文鏈接:https://pubs.rsc.org/en/content/articlelanding/2018/SC/C7SC05058E#!divAbstrac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