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看一張圖,從三氟甲苯到一氟甲苯,C-F鍵鍵能越來越小,C-F鍵越來越容易被活化,這也就意味著常規(guī)的策略通常三個氟全被活化了,而不會停留在二氟甲苯階段。

三氟甲基芳烴是一類比較常見的化合物,并且合成三氟甲基芳烴的方法多種多樣,然而芳基取代的二氟亞甲基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還是十分有限,若能實現(xiàn)以ArCF3為底物選擇性單個C-F鍵官能團化,無疑是一種在分子中引入ArCF2砌塊漂亮簡潔的方法。氟鹵交換法是工業(yè)上制備三氟甲基類化合物最為經(jīng)濟有效的方法,然后在以三氯甲基芳烴為底物制備三氟甲基芳烴的過程中,反應常常停留在ArCF2Cl這一步,要同時實現(xiàn)三個氯的Cl-F鍵交換十分困難。與此同時,ArCF3的C-F鍵活化很難控制選擇性單C-F鍵,往往三個C-F鍵都被活化了,這和C-F鍵的特性息息相關。一個最大的挑戰(zhàn)便是芐位氟越少,C-F鍵鍵能越小,對應的C-F鍵更容易斷,因此ArCF3C-F鍵活化很難停留在ArCF2-R階段,最終三個氟都被活化,這也是C-F鍵活化過程中最大的挑戰(zhàn)之一。近期,C-F鍵活化的研究十分火,三氟甲基的選擇性單C-F鍵活化是一個難點,人們針對這些挑戰(zhàn),開發(fā)了數(shù)種ArCF3選擇性單個C-F鍵官能團化的方法,很多工作十分漂亮,本文選取一些代表性工作一一解讀。
2016年,Suguru Yoshida等人在三氟甲基芳環(huán)鄰位引入一個二苯基硅氫取代基,三苯甲基碳正離子攫取負氫產(chǎn)生一個硅正離子(Lewis酸),在硅正離子促進下,C-F鍵被活化,而硅正離子被淬滅,避免了后續(xù)C-F鍵的過度活化。(10.1002/anie.201604776)


C-F鍵具有易被還原難被氧化的特性,對于含氟取代芳烴而言,氟原子越多,芳環(huán)越缺電子,同時越容易接受電子,也就是說三氟甲苯比二氟甲苯更容易得到一個電子,若選取合適的單電子轉移試劑,使其氧化還原電勢與三氟甲苯匹配,而二氟甲苯難以接受其電子,就能有效實現(xiàn)單個C-F鍵的活化。2017年,Ruth Gschwind和 Burkhard Ko?nig利用光氧化還原的策略實現(xiàn)了三氟甲苯作為苯二氟亞甲基自由基源,實現(xiàn)了其對邁克爾受體的自由基加成反應。
(10.1021/jacs.7b10755 )


2019年,Nathan T. Jui等人基于單電子轉移策略實現(xiàn)了三氟甲基的選擇性單C-F鍵官能團化反應,三氟甲苯得到一個電子后,離去氟負形成苯二氟甲基自由基,可以實現(xiàn)對烯烴的加成及HAT反應。
(10.1021/jacs.9b06004 )


2019年,Jeffrey S. Bandar等人在研究芳基二氟亞甲基負離子反應性的過程中,偶然發(fā)現(xiàn)了C-F鍵活化的副產(chǎn)物,隨后對這一現(xiàn)象深入研究,發(fā)展了一種簡潔高效選擇性C-F鍵活化的新方法。以CsF和18-C-6為添加劑,能以90%的收率得到C-F鍵烯丙基化產(chǎn)物。
(DOI: 10.1021/jacs.9b07766)

該反應經(jīng)歷一個自由基歷程,TEMPO實驗能抑制反應的進行,對于多三氟甲基取代類底物,該反應有明顯的的區(qū)域選擇性,缺電子芳烴上的三氟甲基更容易被活化。

來源公眾號EO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