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英文名稱】Imidazole
【分子式】C3H4N2
【分子量】68.077
【CA登錄號】288-32-4
【縮寫和別名】間二氮茂,咁噁啉
【物理性質】白色固體,mp 89?91°C,bp 256 °C。微溶于苯、石油醚,溶于乙醚、丙酮、氯仿、吡啶,易溶于水和乙醇。
【制備和商品】國內(nèi)外試劑公司均有銷售。
【注意事項】在室溫下可以穩(wěn)定存放。
咪唑在有機合成中可用作有機反應的催化劑[1,2],還用于咪唑類抗真菌藥物的合成。它是雙氯苯咪唑、益康唑、酮康唑、克霉唑等藥物的主要原料之一。 咪唑分子中N-3上的電子云密度較大,可發(fā)生烷基化和?;磻?。所以,烷基化反應一般都優(yōu)先在這個氮原子上發(fā)生。一烷基化的產(chǎn)物通過互變異構,又可以產(chǎn)生一個類似于吡啶中的氮原子。因此,可以進一步反應,生成二烷基化產(chǎn)物咪唑鎓鹽。 咪唑的酰基化反應一般也優(yōu)先發(fā)生在N-3上。但是,由于?;俏?span style="letter-spacing: 0.544px;">子基,故反應能控制生成一?;a(chǎn)物N-?;溥颍ㄊ?)[3]。 ?;溥蜻€可以和其它的親核試劑反應,例如:NaBH4 (式2)[4]和硝基甲基鈉(式3)[5]等。 咪唑還可以用于催化酯的水解(式4)[6]。在咪唑促進的酯水解反應中,其作用主要作為質子轉移催化劑而不是其親核性[7]。 此外,咪唑和PPh3、I2結合可以將1,2-二醇轉化為烯烴(式5)[8,9]。 許多用于金屬催化偶聯(lián)反應中的卡賓配體也含有咪唑結構。因此,可以從咪唑出發(fā)合成卡賓配體的前體(式6)[10]。 在有機合成中經(jīng)常要用到硅試劑與醇反應,從而對醇羥基進行保護(式7)[11],比較常見的是用叔丁基二甲基氯化硅(TBMDSC1),咪唑是常被用作該反應的堿性試劑。 作為C-N鍵交叉偶聯(lián)的底物,咪唑可以和鹵代的芳烴進行交叉偶聯(lián)從而構建新的C-N鍵(式8)[12]。 參考文獻 1. McLaughlin, M.; Mohareb, R. M.; Rapoport, H. J. Org. Chem. 2003, 68, 50. 2. Fuwa, H.; Yamaguchi, H.; Sasaki, M. Org. Lett. 2010, 72,1848. 3. Boyer, J. H. J. Am. Chem. Soc. 1955, 77, 6274. 4. Bu, X.-Y.; Deady, L. W. Synth. Commun. 1999,29,4233. 5. Jung, M. E.; Grove, D. D” Khan, S. I. J. Org. Chem. 1987,52,4570. 6. Bender, M. L.; Tumquest, B. W. J. Am. Chem, Soc. 1957, 79,1652. 7. Pollack, R. M.; Dumsha, T. C. J. Am. Chem. Soc. 1975,97, 377. 8. Luzzio, F. A.; Menes, M. E. J. Org. Chem. 1994,59, 7267. 9. Agelis, G.; Tzioumaki, N.; Tselios, T.; Botic, T.; Cenci, A.; Komiotis, D. Eur. J. Med Chem. 2008,43,1366. 10. Gridnev, A. A.; Mihaltseva, I. M. Synth. Commun. 1994,24,1547. 11. Corey, E. J.; Venkateswarlu, A. J. Am. Chem. Soc. 1972,94,6190. 12. Antilla, J. C.; Baskin, J. M.; Barder, T. E.; Buchwald. S. L. J. Org. Chem. 2004, 69, 5578.
本文摘自---現(xiàn)代有機合成試劑